一、激进改革触发团队
自2023年起,蜜芽推行销售体系重组,心举措包括将区域经销商关户整合、裁撤规模较小的销售团队,并将原销售岗位大量转为第三方外包2。这一过程中,部分区块经理遭遇断崖式降薪——月薪从2万元骤降至1000元甚至200元,迫使工作年限达18年的资深员工被动离职2。据离职销售人员反馈,波及人数超过千人,部分员工因薪资低于社保扣款额度,实际收入出现"倒贴"的极端情况6。

三、行业痼疾加速人才流失
销售岗位的流动性隐患在电商领域早有端倪。2021年上海曾曝出"职业薪"件,诈者利用企业销售岗背景审宽松的漏洞,单月入职23家套取薪资5。此类促使企业化风控,但也加剧了对销售团队的不信任。蜜芽在收缩人力成本时,将销售支持、数据运营等职能收归总部6,削弱了区域团队的自,进一步催化离职决策。

二、管理风格与冲突激化矛盾
创始人刘楠带领的女性占比70%的管理团队3,在改革中展现出硬作风。前员工指出,新管理层要求运营流程完全系统化,但配套培训缺失,导致一线人员对CRM等工具操作不熟,费用销受阻2。有经销商透露,两个月内被克扣费用超5万元,且销售任务脱离市场实际,直言"每天睁眼闭眼都是任务"2。这种"重目标轻赋能"的模式,与蜜芽早期依靠人情维系销售的生态形成尖锐对立。

四、摇摆影响团队稳定
蜜芽曾尝试拓展直播电商等新业务,2025年要求直播运营管理者具备"单月打造百万级直播间"的能力7。但据行业观察,其直播投入与主营的母婴品类协同不足,内部资源调配失衡。同期,小红书等平台也因商业化路径不清晰,出现中台架构半年内两次调整、策略反复导致运营团队批量离职的现象10,反映出垂直电商普遍面临转型阵痛。

当前蜜芽的离职潮本质是传统销售体系与数字化管理碰撞的必然结果,其能否在组织年轻化与经验传承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这场转型的最终走向。

蜜芽作为内母婴电商的先行者,其销售运营团队近年频现离职潮,背后折射出电商行业转型期的深层矛盾。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