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吸附与集群效应
陆运营带动临产业快速聚集,形成新能源商用车、智能显示、冷链物流三大产业集群。TCL首个电竞显示器自主生产、天马风电轴承智能制造等重大项目落地,其中天马项目总50亿元,建成风电轴承生产32]。平行进口汽车领域,正业佶祥通过中欧班列实现年进口量超2000台,占据四川市场份额65%,形成"采购-通关-销售-维保"全链条服务体系19]。2024年数据显示,陆周边已聚集苏宁云商、盒马鲜生等重大项目84个,配套企业超800家,供应链服务集群初具规模14]。

创新与营商环境
青白江在全首创"一单制"多式联运改革,实现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全推广,并建立口岸基础作业"零收费"机制,将整车查验、保物流等费用纳入购买服务范围49]。政务服务方面推行"3日领照、5日营业"极简审批,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90%事项实现"智慧办理",连续获评全营商环境十佳区113]。跨境电商领域创新突出,2024年落地四川省首单1210出口海外仓业务,建成亚蓉欧馆线上商城,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93%28]。
枢纽能级提升
为化枢纽辐射力,青白江亚蓉欧"空铁联运"际班列,实现与双流际机场的"两联动",并通过"中老泰马"全铁直达班列将东南亚货物运输时效压缩50%23]。在基础设施方面,40个商品馆,已建成运营、意大利等28个馆,形成"在蓉城,购"的消费新场景110]。2025年启动的陆重点片区,计划千亿元完善智慧口岸、际等配套设施,目标建成服务腹地的亚欧贸易组织中心38]。

运营主体与功能拓展
成都际陆运营有限作为陆心运营企业,成立于2015年,承担多式联运、货运、保服务等职能,其业务范围涵盖际班列组织、集装箱管理及跨境电商物流513。该推动的"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创新试点,通过优化通关流程,使单箱装运效率提升20%,物流成本降低15%以上,为TCL等企业实现欧亚市场的高效衔接提供了支撑6。陆功能从传统货物集散升级为综合型枢纽,叠加自贸试验区、综合保区等优势,形成集际物流、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于一体的生态体系19。

成都际铁路作为青白江区陆运营的心载体,自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成都)开行以来,已发展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陆枢纽。该通过构建"四向拓展"际通道,实现西进欧洲、北上蒙俄、南拓东盟、东联日韩的全方位布局,累计开通际班列线路超80条,覆盖境内外149个城市12。2024年数据显示,青白江区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占四川省外贸总量的1/20,成为全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领跑的心支撑24。

青白江陆运营通过"通道+枢纽+产业"深度融合,正从区域性物流节点向供应链组织中心演变。其发展路径凸显内陆城市通过型开放突破地理限制的可能性,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了"产城"一体化发展的鲜活样本410]。
青白江陆运营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