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销阶段的原始积累(早期)
俞凌雄的运营模式始于传销组织。他利用超的语言煽动力和情感操控术,将传统传销的“拉人头”机制发挥到极致:

- 情感渗透策略
通过财富蓝图,精准激发底层人群对成功的渴望。他以自身“从混混逆袭”的故事为范本,结合话术训练和心理暗示,使参与者深信传销是实现阶层跨越的捷径。仅一年内,他便从底层成员晋升至心层,获利超千万元1。 - 层级裂变设计
建立多级分销,要求下线缴纳高额入门费,并通过发展新成员获取佣金。其模式本质是金字塔式的资金盘,收益完全依赖新成员的涌入,而非实体产品或服务3。
二、成功学包装的资本扩张(2008-2017年)
脱离传销后,俞凌雄成立汇聚际教育集团,将传销逻辑升级为“高端成功学培训”:

- 技术虚无
推出“万象”等项目,宣称即可实现财富自由,但实际无任何底层技术支撑或市场需求,仅依赖个人力制造投机泡沫1。 - 跨界话术融合
沿用成功学演讲套路,将术语与富捆绑。例如在讲座中宣称“是新的成功学”,诱使原有学员群体转移资金投入13。 - 化逃逸机制
2017年资金链濒临破裂时,俞凌雄携款迁居柬埔寨并更换籍,利用跨律壁垒逃避追责,内受害者无门13。
模式本质:动态更新的“收割方程式”
俞凌雄的运营始终遵循三要素:

- 课程分级与会员制
- 基础课程定3800元/次,针对中小企群体;
- 会员体系分5万至200万不等层级,高额付费者可成为“关门”,享受终身免费听课权益3。
- 庞氏返利机制
会员发展新学员可获得高达50%的返佣,形成自循环资金池。凭借此模式,其迅速扩张至30余家分,员工超4000人,累计吸纳资金数百亿3。 - 公益形象背书
通过捐建希望小学、制作宣传片塑造“慈善企业家”人设,化公众信任,掩盖运营模式的空心化本质3。
三、的局迭代(2018年后)
面对传统模式质疑,俞凌雄转向领域进行概念重构:

- 目标群体精准化:聚焦中小企业家、职场焦虑人群等具有支付能力与成功焦虑的阶层;
- 财富化:将抽象概念(成功学/)转化为可量化的富公式,降低认知门槛;
- 预系统化:提前布局籍变更、资产转移通道,确保风险隔离1314。
其模式的生力不依赖商业创新,而源于对人性的反复利用:通过动态更换外壳维系局,直至信用彻底破产915。

俞凌雄的运营模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演进特征,其心始终围绕“情感操控—层级返利—概念包装”构建商业闭环,具体可拆解为三个阶段: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