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体系演进:从低柜台到智慧化场景
- 服务形态革新
早期电信营业厅以"高柜台、长队伍"为特征,用户需踮脚沟通。1994年联通首创低柜台服务,增设休息区与饮用水,推动服务模式从"求人办事"转向"帮您办事",首次拉近与客户距离1。 - 智慧服务升级
伴随5G商用,大客户运营中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上海联通智慧门店引入AR技术、大数据选品,江西南昌的腾讯联通生活馆整合人脸识别、VR体验等,重构客户交互方式1。
二、技术驱动行业定制化解决方
- 工业互联网深度赋能
鞍钢主体企业大客户服务中心以5G技术为鞍钢鲅鱼圈厂区定制机车无人驾驶方,解决设备老化问题并降低人工成本,后续在鞍钢集团5G工业化项目中形成示范效应3。 - 金融领域高可靠性保障
青岛联通政要客户经理尹宁为客户设计4G移动工作平台,通过提前介入方设计、全流程跟踪搬迁割接,实现430部终端入网,年增收20万元,客户明确要求"不更换客户经理"11。
三、组织架构与运营机制创新
- 专业化垂直管理
省级大客户中心建立分层管理体系:省分统筹,集团客户部客户经理责需求对接,计划财务等部门协同资源调配。通过CRM系统实现客户数据深度分析,支撑个性化服务策略212。 - 应急化
设立大客户故障专线10069,要求省级分7×24小时,际业务故障2小时初判、6小时修复;客户经理驻制(如阜新海州区政企中心)实现"同办公、同",客户评"通信有联通"169。
四、标杆例:全生周期服务实践
- 大连紧急终端交付
某街道深夜需20台手机及开卡服务,大客户单元联动营业厅3小时完成终端出库、开卡及交付,体现跨部门协同执行力48。 - 后抢修
阜新韩家店镇遭遇龙卷风后,海州政企中心48小时内修复企业专线,居感叹"服务还得是联通",化品信任9。

联通大客户运营中心是联通面向高端企业客户及重点行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心机构,其发展历程与服务模式深刻体现了通信行业从传统服务向数字化转型的布局。以下从服务升级、技术赋能、组织架构及典型例四个维度展开: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