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职责框架
质量运营部的职能可概括为"三守护、三推动":

- 三守护
- 三推动
二、运作机制与特
部门运作以"三闭环、三驱动"为心:

- 流程反人性设计:建立制约束机制,将质量要求嵌入操作节点,通过审计保障执行13。
- 渐进推广:以小范围试点验证举措有效性,成熟后全面推广,降低组织阻力13。
- 全值链管理:覆盖供应商认证(如哈勃关键技术并购)、来料检验(IQC)、制程管控(PQC)到客户反馈分析,形成质量防护网268。
质量运营部以"力出一孔"为原则,成为连接与执行、平衡客户需求与资源约束的心枢纽,驱动在复杂环境中持续增长16。

- 闭环:从解码到执行监控(ST会议、月度报告),再到结果评估(平衡计分卡),实现目标动态纠偏16。
- 流程闭环:涵盖设计、执行、优化全周期,通过复盘将经验固化到流程中1。
- 质量闭环:结合预防(设计评审)与(根因分析),联动供应链质量管理,供应商符合质量要求12。
- 数据与文化驱动:构建质量度量体系,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控业务;通过培训化全员质量意识,将转化为行为习惯17。
三、组织定位与演进
质量运营部采用矩阵式架构,嵌入产品线及地区组织,实现端到端业务支撑11。其职责范围随业务挑战动态调整:

- 初期聚焦IPD流程中的PQA(产品质量保证)角,后整合项目管理、成本控制、IT管理等功能3。
- 扩展至新兴领域:如消费者业务的用户隐私与安全管控3。
- 独特值在于系统性思维:整合质量、流程、要素,确保跨部门协同与资源优化16。
四、业务实践与挑战应对
面对"有流程没执行""有没行动"等典型问题,部门通过三类关键动作破局:

质量运营部作为大质量体系的看护者,其定位与职责随发展不断演进。该部门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管理工程部,旨在解决快速扩张中的管理滞后问题,2003年正式更名为流程IT与质量运营部,成为落地的关键支柱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