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通:综合性比突出
- 基础资费优势
联通在语音通话领域长期维持低策略,其4G套餐外资费采用阶梯式设计:超出套餐后按0.30元/M计费,但达到60元(约200M)后额外赠送824M流量,实际折算为60元/G,显著低于行业水平2。 - 政企套餐更优惠
针对企业用户推出的"丰收套餐"(月费20元),包含1900分钟通话时长(800分钟全+1100分钟本地)+56G流量+600条短信,适合高频通话需求5。 - 际通话成本较低
在热门出境目的地(如日韩、东南亚),联通拨打漫游地本地电话的资费普遍低于1元/分钟,在评测中七资费为三大运营商14。
二、电信:捆绑套餐值高
- 家庭共享模式降成本
电信主推副卡共享套餐,例如299元档"全家桶套餐"包含内不限流量+3500分钟通话+4张副卡,人均通话成本不足60元/月4。 - 本地化资费灵活
部分地区推出本地定向优惠,如电信政企套餐(35元/月)含1500分钟通话(500分钟全+1000分钟本地)+150G流量,支持携号转网5。 - 套餐外资费可控
早期针对上网卡用户推出流量超出部分优惠费率(0.0001元/K),降低非套餐用户通信成本2。
三、移动:信号覆盖优先,资费偏高
- 基础套餐缺乏竞争力
移动通话单普遍高于对手,例如98元套餐仅含省内不通话+220分钟全通话,同等预算下通话时长仅为联通政企套餐的10%[[4]5。 - 际通话部分场景占优
拨打大陆电话时,在日、美、等六资费为三大运营商(约1.99-2.99元/分钟),但接听电话资费无显著优势14。 - 依赖品忠诚度
凭借信号覆盖优势(全基站数量最多),移动用户留存率高,但资费型用户可能转向联通或电信6。
四、特殊场景下的低成本选择
- 校园迎新套餐
三大运营商开学季针对学生推出的校园卡,包含接近免费的本地通话包(如0元月租含1000分钟),非学生用户凭身份证(28周岁内)亦可办理6。 - 携号转利
用户可通过转网获取新运营商优惠,例如电信为吸引移动用户推出"话费129元/月赠5G手机",变相降低通信支出10。
综上,联通在常规通话资费上最具格优势,尤其适合企业用户和高频通话者;电信通过家庭共享模式降低人均成本,适合多终端用户;移动资费偏高但信号覆盖更广,适合对稳定性要求高的用户。用户可根据通话场景(本地/全/际)、绑定终端数量及信号需求综合选择。


关于哪个运营商打电话便宜的问题,综合分析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资费策略及套餐特点,可归纳出以下心:



相关问答